所属科目:
动物界 »
节肢动物门 »
昆虫纲 »
有翅亚纲 »
半翅目 »
显角亚目 »
缘蝽科 »
名字:锈赭缘蝽
学名:Ochrochira ferruginea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♂。长24.5,宽7.0。头,触角第一、二、三节及第四节最基部,足(跗节除外)及前翅膜片黑色;前胸背板、小盾片、前翅、触角第四节及各足跗节棕红色。全身被黄色细毛,腹部腹面细毛呈银白色。头小,长1.5,宽2.6,头顶宽1.5,眼稍突出。两单眼间的距离约3倍于各单眼与眼间的距离。两眼后方及触角基顶端棕红色。触角圆柱形,第一及第四节稍弯曲;各节长度为I:II:III:IV =5.8:4.5:4.0:5.75。喙达于中足基节,第一、二及第四节端部大部黑色;各节长度为I:II:III:IV=1.6:1.6:0.85:1.35。前胸背板长5.3,前角间宽2.5,侧角间宽9.1;具微细刻点,后部具横皱纹及不规则的斑痕,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纵走条纹;前端凹陷略成领状,前角突出;侧角钝,略大于45?,微向上翘;侧缘平直,具一列黑色齿,侧角后缘具不规则的小齿,后缘在小盾片前方稍向内曲。小盾片具浓密的横皱纹,侧缘隆起光滑,色较深。前翅稍超过腹部末端,具浓密微细刻点及不规则的斑痕,革片中央的斑痕颜色较深,革片前缘基半部几成黑色。胸侧板及腹板黑色,中胸及后胸侧板中央红色,具绵状毛。腹部背面红色,侧接缘黑色;腹部腹面紫红色,末端及生殖节黑色;生殖节后缘中央成舌状突出,并向前弯曲。前足及中足均简单,仅股节顶端前侧具二齿;后足股节粗大,稍弯曲,腹面前侧顶端具二齿,内面有稀疏的瘤状突起,中央一个大刺状齿,其端部白色;后足胫节背面前侧狭长扩张,其顶端具一瘤状突起,腹面近基部1/4处扩张成钝齿,由此直至顶端具一列大小不等的小齿。
♀ 较粗大,长25,宽0.75。后足股节较细,无中央巨齿及瘤状突起。本种个体大小差异为21-25.7,颜色亦有深浅不同,小盾片有时呈黑色。
种模♂,云南金平,1956.V.16。配模♀,云南金平,1956.V.11。副模♂♀,云南各地。